但不会长久易宝配资,我认为。
很多人在分析所谓特朗普2.0与1.0 的区别,推论其框架结构。
这大半年看过来,我的观察是:
可能不再有什么2.0。
自从其本人偏离了MAGA,然后被内塔尼亚胡代表的以色列复国主义裹挟,个人认为,带有强烈个人意愿和行为路径的模式,塑造了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美国。
而这种“特殊形态”的美国,因为偏离美国主流声音(深层国家+MAGA)。也注定不会长久。
他所有的决定,都是可以商量的,都是可以破例的,都是可以找借口的,也都是可以失败却不在乎的。
看起来灵活,实则失去原则性的灵活,没有意义。
虽然手下卢比奥、军方等传统鹰派依然在推进各方面的进展,但主要的对华态度,已经发生了改变。
这一切,都与我们年初贸易战的殊死一搏有着直接关系。
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、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施灿德(Chad Sbragia),星期三(9月17日)在北京香山论坛对话上说,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上周有关“不寻求与中国冲突”的说法,标志着美国政策出现“重大转变”,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“共存”之道。
施灿德在场边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强调,眼下唯一重要的是:中美不要开战,否则世界不复存在。
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,研究美国30多年让他深信,美国人有时只信奉强者逻辑而非弱者逻辑;中国今年打贸易战用了有效的稀土牌,这将是中国未来积极影响和塑造美国对华政策的范例。“你不能乞求美国对你友好。你不能向美国投降来换取共存。你必须奋斗、抗争、谈判。”
至今,我们的稀土牌依然是控制状态。
与此同时,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“不太合作”的动作。
易宝配资
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我们通力配合的态度完全不同。
在正在举办的香山论坛上,我们传递的信号越来越清晰。
台湾的定位是什么?
是一个省,不再具备特区的可能性。
现在,绝大多数的准备已经都做好了,我们在等待一个契机。
据我有益了解(教授、医生、律师等这类知识分子,还有一些商人)的想法,这类人群中较大概率都是存疑的。
要么是怀疑,我们真的有这个实力拒止美日么?要么是认为,战争是恐怖的;要么是认为随着发展,这些都能解决;要么是偏向于和平手段。
各种各样的看法。
可以说,目前国内“精英层”中一定比例对此是偏负面和担心的,反倒是民众展现出了较大决心。
且不说如何解决,是否能解决,但从五年前的无人讨论,到如今对具体方式争论,本身就说明了大势所趋。
今天还回答了一位读者的问题,很现实的问题,这就是历史下的选择,管中窥豹。
通过观察这些大的背景易宝配资,我们再看看其中最关键的因素:
美国。
我们会发现,如今的特朗普,已经完全背离了MAGA,但又不是深层国家那一套,变成了一个中间的,少有不具备连续性的美国总统。
别看万斯和卢比奥表忠心,但他们内心完全不是这么想的,只要风向有变,他们马上就会变。
也就是说:
特朗普执政可能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窗口期,是极少数可能在台海问题上能够控场,并做出与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不同决定的人。
虽然有其不确定性,但,不武力干涉的确定性依然是相对较高的。
陈启宗最近有一个访谈,讲得很透彻。
他说,不要指望能有什么弥合中美分歧,或者说改善关系,不会成功的。
他认为,中美之间热战的概率较小,当下战争的形态更多是科技、金融、贸易、网络、太空等。
战争早就开始,我们早就深陷其中。
那如此,其实这两年,本就是一个需要做大的抉择的时候,就是:
要不要打破最后的禁忌,兵戎相见。
如果放在拜登政府时期,Tiktok是关门也不能卖的,我们也做好了准备。
但特朗普时期,他提出的这个方案,已经是当下最好的结果。
因为,凡是能折价成钱,用钱就能解决的问题,都是最好的结果。
不论是买多少架波音,多少吨大豆,都不是太大的问题。
只要能避免热战,所有的尝试和交易,都是有益的。
但,我们的核心利益,却越来越清晰。
美国的战略收缩和新门罗主义,会有可能将台湾省作为拒止中国势力进入美洲的条件,存在这个可能。
但是深层国家掌控的美国依然占据半壁江山,且MAGA缺乏纲领,特朗普太逐利,这种撕扯,会让美国的行动变得犹豫。
特朗普的犹豫,就是中国最好的战略机遇。
当下美国的经济状况,也需要与中国的合作。
也因此,我们越展现出强大的一面,但并不是去取代美国的世界地位,并且在斗争中寻求与美国合作,这种状态,有最大的可能实现小岛的回归。
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,但起码,一年前,这种局面是不存在的。
现在,它出现了,虽然很脆弱。
特朗普一旦不在,一切马上就会回到混乱之中。
所以,事在人为。
2021年,我们对美国的希望已经彻底破灭,现在,是另一种形式的摊牌。
电话打了之后,或许还有见面,没有人知道结局如何,但,即便昙花一现的机会
也的确值得一试。
或许,这是最后一次好好说话了吧易宝配资,我想。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